股市调整部分权益基金快速加仓 超500只权益基金仓位逾90%
从4月24日到5月23日,上证指数一个月回调10.82%。权益基金同期仓位变动恰恰反映出基金公司对经过调整的市场未来仍有期待。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长时间保持比较高仓位配置的权益基金,持股仓位在90%到95%之间的权益基金仓位变化不大;其二,有部分持股仓位较低的权益基金,在近一个月快速加仓。
统计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排除正处在建仓期的次新基金外,拥有数据统计的3133只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不同份额分开统计,下同)的整体仓位不但没降,反而由57.99%微增至59.57%,其中1774只基金在此期间加仓,占比近六成。
5月来近150亿元资金净流入股票型ETF “聪明资金”越跌越买
震荡市场中,最火的基金品种当属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大笔“聪明资金”越跌越买,纷纷借助ETF入市。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5月份以来共有近150亿元资金净流入股票型ETF(新成立除外)。
ETF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基金公司在新发和存续产品的费率上打起了价格战,部分在渠道和营销方面毫无优势的中小型公司,只能忍气吞声,任凭份额被头部公司抢占。有些ETF自成立以来,份额长期在清盘线下徘徊。
基金发行降温 5月延长募集基金增多
种种迹象显示,基金发行市场开始降温。一方面,5月份以来,基金发行频频出现延期募集现象,延长募集期的基金数量较上月大幅增加。另一方面,5月份接近尾声,但新基金的募资金额还不到4月份的一半。
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基金发行骤然降温反映出资本市场吸金力度逐步减弱,这与近期股市由热转冷有密切关系。
券商资管抢修桥头堡 科创板FOF呼之欲出
伴随着科创板紧锣密鼓的筹备,与之相关的投资产品类型也在进一步丰富。据悉,日前部分券商资管部门正在筹备针对科创板或科创主题基金为主要投资标的的FOF小集合资管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类产品属于私募性质,仍具有100万起投的投资门槛要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当前科创板是市场关注焦点,因此发行该主题相关FOF产品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募集优势,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不少科创板公募基金刚刚获批建仓,对于基金产品的遴选缺少存续时间验证,此时发起设立科创板私募FOF是否为时尚早。
首批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 将与公募基金展开竞合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5月22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日前,银保监会批准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公募将不再等于公募基金,而是公募基金+公募理财产品。同时,也有基金业内人士指出,理财子公司和公募基金各有优势,未来将是竞合关系。而银行理财子公司将为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值得期待。
200亿起步到3万亿 全国社保基金扩容还将提速
从200亿元起步的全国社保基金经过19年的发展,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随着国资划转社保的提速,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资产规模有望继受托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之后,再一次迎来快速扩容。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此表示,全国社保基金应尽快树立“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逐步扩大投资范围以及境外投资比例,改变“长线短跑”的考核机制,延长对机构投资者和外部投资管理人的考评期限。
又有外资要买A股了!这两只ETF被选中
东京证券交易所宣布首批中日互通ETF正式获批,而行业预期国内投向日本证券市场的ETF产品也或在近日拿到批文,这也将意味着未来中日两国投资者将可以通过场内指数基金,参与到对方资本市场开展投资交易,上交所与日本交易所集团此前约定的中日ETF互通合作项目(SSE-JPX ETF Connectivity Scheme)即将正式落地。
其中,一只由顶峰资管公司(Asset Management One)管理的基金——One ETF 南方中国A股CSI500,跟踪中证500指数;一只为“MAXIS HuaAn上海180”的基金,跟踪上证180指数,由三菱UFJ国际信托担任基金管理人。
基金重仓股卖金融买计算机 大宗交易17天登榜
年内排名倒数10位基金亏损均超37% 最多跌逾40
疫情防控期间基金业务花式上“云” 线上模式
从爆款到滞销 基金发行冷思考
作为避险资产,黄金可以定投吗?
基金越“难卖”,越是要买!
「和讯基金网」如何解决买基金时的择时困扰?
看好创新成长 基金公司加紧布局科技类产品
年内257位基金经理离任 十年公募老将仅剩28位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创新高 一季度末达16.72万亿元
大盘回调无碍外资进场 北向资金连续13日扫货
基金:央行降准A股或迎超跌反弹 周期股将受益
定增“蛋糕”诱人 吸引公募组团进场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去年创历史新高 高科技与消
主动资金接棒 外资加仓A股热情不减
猜中了开头猜不中结局 公募吞下高仓位苦果
股票ETF发行大战正酣 低费率产品占比超两成
基金集中调仓 二线蓝筹成加仓重点
股票与混合产品不敌公募 债券和货币型再受“
基金四季度最关注房地产调控对市场影响
节后基金发行延续火爆 公募规模或超15万亿元
机构年底密集调研 这些个股或成明年牛股
专户大数据曝光 公募江湖座次重排
【基民“情报局”】科技板块集体回调,还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