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成长基金净值」 6月5日,在“焦灼”的期待中,第一次科创板上市委审议会议结果终于出炉,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微芯生物”)、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集科技”)、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准科技”)三家企业全部过会。不止是科创板企业兴奋,整个创投圈也随之沸腾。 不少创投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科创板是资本制度的改革创新,为创投机构提供了退出渠道,打通“募投管退”四个环节,对创投行业将产生必然的正面影响。 伴随首批科创板企业的成功过会,哪些创投机构将成为受益者? 具体而言,首批3家过会企业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和天准科技,分别属于生物医药、半导体、高端装备行业,融资额共计超21亿元。《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招股说明书发现,这三家企业均有VC/PE支持,至今仍然保持持股状态,且大多为人民币基金。 微芯生物成立于2001年,目前共经历过8轮融资,估值据悉在50亿-60亿元之间,其投资方包括深创投、德同资本、招银国际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据悉,此次预计融资8.04亿元。 微芯生物过会除了给生物医药科创企业带来喜悦外,也令其背后“潜伏”的创投机构兴奋。招股说明书显示,淡马锡持股比例为13.67%,德同资本持股5.0686%,招银国际持股3.8723%,上海建信资本持股3.3369%,倚锋创投持股3.6297%,深创投持股4.4792%。
疫情防控期间基金业务花式上“云” 线上模式
基金重仓股卖金融买计算机 大宗交易17天登榜
看好创新成长 基金公司加紧布局科技类产品
作为避险资产,黄金可以定投吗?
年内排名倒数10位基金亏损均超37% 最多跌逾40
从爆款到滞销 基金发行冷思考
「和讯基金网」如何解决买基金时的择时困扰?
基金越“难卖”,越是要买!
猜中了开头猜不中结局 公募吞下高仓位苦果
基金:央行降准A股或迎超跌反弹 周期股将受益
年内257位基金经理离任 十年公募老将仅剩28位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创新高 一季度末达16.72万亿元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去年创历史新高 高科技与消
定增“蛋糕”诱人 吸引公募组团进场
主动资金接棒 外资加仓A股热情不减
大盘回调无碍外资进场 北向资金连续13日扫货
专户大数据曝光 公募江湖座次重排
股票与混合产品不敌公募 债券和货币型再受“
股票ETF发行大战正酣 低费率产品占比超两成
基金四季度最关注房地产调控对市场影响
节后基金发行延续火爆 公募规模或超15万亿元
【基民“情报局”】科技板块集体回调,还能买
机构年底密集调研 这些个股或成明年牛股
基金集中调仓 二线蓝筹成加仓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