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量化基金”的熊牛之旅:基金经理使劲浑
公司
财富智汇
admin
2022年01月14日

财联社(北京 呢, 呢记者 陈俊岭)讯, 呀增配基金经理、调仓热门赛道、游说机构“加持”……即便基金经理使尽了浑身解数,面对《基金合同》的硬性规定, 呀也很难挽救一只“量化基金”于即倒。 👨‍🏫

10月29日,德邦基金发布《关于德邦量化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宣告了这只成立四年有余、最新规模仅1千万、不日将“提前清算”的宿命。 🖤

在公募基金首次站上24万亿的“高光时刻”,在“千亿基金经理”纵享顶礼膜拜之际 🫵, 🧑‍🎄一直曾经志得意满、却始终熬不出头的“迷你基金”, 呀或将不合时宜地告别这个资本市场。

一只“量化基金”的熊牛之旅 嗯

根据《基金合同》规定 嗯,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 呀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 👁️, 👰‍♂️基金管理人应当按合同约定进入清算程序并终止基金合同 嗯,无需召开持有人大会。

👣

“截至2021年10月27日 呀,本基金已连续4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呀特此提示。”德邦量化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上述公告称 😂,其“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

公告最后 🫤,还有一段“风险提示”——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 呀,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 呀,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根据自身情况购买与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呀

2017年3月24日 🧠,顶戴“量化基金”的概念, 🧠这只基金首募规模0.87亿元 呢, 👫对于一家中小公司而言 呀,这一成绩尚算差强人意。不过短短几个月后,当年半年报显示规模迅速缩水至0.12亿元。

🙆‍♀️

经历了2017年的“资产荒”, 👩‍🦱熬过了2018年慢慢熊市 呢,直到2019年一季度市场再次回暖 嗯, 👱这只量化基金才的规模才再次回升至5000万元上方 呀,并在2019年下半年实现了1个亿的“小目标”。

好景不长, 呢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 呀爆款基金层出不穷 🤬,在明星基金经理的光芒掩盖下, 呢这只基金的规模再次步入下降通道。2020年9月30日首次跌破1500万元 😐, 嗯今年一季度最惨时仅700万元。

浑身解数也难挽“清盘”宿命

2600万元、700万元、900万元、1000万元……这是德邦量化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LOF)最近四个季度的规模成绩。在跌破5000万元已有时日后, 嗯基金经理仍在做最后的努力。 呀

在2020年12月30日 🙍‍♂️, 呢个人持有比例还占95.63%,到了2021年一季度 呀, 👵机构持有比例就从上季度的4.37%跃至73.98%,同时基金公司内部持有的比例也从此前的0.25%涨至3.31%。

面对个人持有者赎回 🧑‍🎤, 呢基金经理也曾力邀实力机构“救援” 嗯, 😰也曾自掏腰包“自救” 嗯, 🚵但这些救急资金却难解规模持续之渴, ✋到了2021年二季度 呀, 呢个人持有比例竟涨至100% 呀, 嗯昔日帮忙资金全部烟消云散。 🧒

🤪

眼看救急资金难解近渴 呢,基金经理只能积极“调仓”自救。一季报十大重仓股, 嗯仅白酒就拿了五只;到了半年报 嗯, 🦵白酒股仅剩两只 呢, 👨‍💼大金融、科技股上位,到了三季报 👨‍🎨,阳光电源(300274,股吧)、中国石油(601857,股吧)跃居而上。

🤘

作为一只主打“量化”概念的基金, 嗯即便重仓股“与时俱进”, 🧝‍♂️但分散的持股特点仍无法让这只基金的净值有太大起色,进而也难以获得机构、个人持有人的申购和停留。

6月29日, 😠德邦基金发布公告 🦹‍♀️, 呢为这只量化基金增配了一名基金经理吴志鹏 😛,这位擅长专户投资的基金经理, 呀能否协助王本昌 呢,将一只濒临清盘的量化基金走出困境? 呢

“整体看,经济下行、通胀高企, 🚶经济呈现出类滞涨的环境 💟, 🫄从历史经验来看, 呀越是靠近“胀”源头的公司业绩越会有所保证, 呀本基金将以此为主线进行配置。”两位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这样表述。

💀

公开信息显示, 🧛‍♂️三季度德邦量化优选股票A和C的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6.11%和-6.1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49%。即便如此 嗯, 🏋️连续40日千万上下的规模,如果不出意外,仍无法避免提前清算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