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最高9.5%!181天单笔600万元起
课堂
财富智汇
admin
2020年06月02日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 👨‍🍳临近年中节点,5%以上预期收益率理财重现江湖,甚至有银行在售产品中还出现了起投金额20万元、管理期限为181天、预期收益率高达9.5%的理财产品。 呀

此事是真是假?带着疑问, 呀《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了沪上多家银行网点一探究竟。

🙎‍♂️收益高达9.5% 呢

呀有收益率为9.5%的理财产品吗?在记者的多方询问下 🤸‍♀️,找到了传说中发行了收益率高达9.5%理财产品的交通银行进行咨询了解。

呢该行客户经理称,这是一款名为得利宝-私银慧享6个月沪深300挂钩(看涨鲨鱼鳍)的产品。产品说明显示,此款产品预期收益率为2.5%-9.5% 😶‍🌫️, 🤍投资期限为181天, 呢单笔600万元起投 🖤,为低风险的结构性存款。 呀

呀20万元起投仅针对本行私行客户 嗯, 嗯如果是普通客户需单笔购满600万元。据上述客户经理介绍 呢,此款结构性存款为二元结构。

呀换言之, 嗯产品到期时,要不就按最高的9.5%收益率结算 嗯, 呢要不就按最低的2%, 🤧就看产品观察期内能否达到约定的触发条件 呀, 呀类似于一个存款挂钩一个看涨看跌期权 呀,不存在像普通结构性存款那样的区间波动收益。上述客户经理称。 🙎‍♂️

实话讲 呢, 🙅‍♂️9.5%的预期收益看起来虽高 🧗, 呀但基本是较难触发的, 🤹即未必能够获得。该客户经理坦言,目前银行理财基本不保本 呢, 🧕预期收益在4%左右。 🙃

普益标准研究员李明珠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 呢, 嗯结构性存款的资金投向一般分为两部分 呢, 😩即银行存款及小部分金融衍生品, 🧑‍🦯并通过投资金融衍生品部分资金来加杠杆扩大收益倍数。当选择此类产品时, 🤦‍♀️首先要选择具有衍生品交易资格及投资经验相对丰富成熟的大中型银行,不要仅被收益率吸引 呢, 嗯要尽可能明晰交易规则和底层资产配置情况 🫳, 嗯并在自身可承受风险范围内理性投资。 呀

呢年中时点静悄悄 呀

那么 嗯, 呢年中时点,银行的揽储力度大吗?

记者走访发现 呢, 呢国有银行等大型银行的理财收益及存款利率波动并不明显 嗯,虽也有个别股份制银行及中小银行推出了收益率5%以上的产品 🗣️,但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

嗯从历史业绩讲, 呀目前本行一款起投金额一万元、封闭期为2年的固收产品能够做到5%以上收益。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虽然临近年中银行普遍存在考核压力, 嗯但即使在此环境下收益率能够超过5%的产品还是较为稀少 呀,后期依然会延续理财收益下行的趋势。

当记者询问如果增加购买银行理财的金额, 🧙‍♀️是否能够额外申请一些银行往年的赠礼时 呀,该客户经理笑言, 呢并不可以。

融360监测数据显示 嗯,截至目前 呀, 👩‍🦽有产品收益率能够超过5%以上的银行分别为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及中国银行。 嗯

呀李明珠认为 🧑‍🔬, 👬通常讲 👨, 🚶‍♂️随着年中时点过去,银行吸收流动性的意愿减弱, 呢理财收益会出现阶段性回落。从市场整体来看, 👣在短期内, 🫥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不会发生改变, 呀市场流动性将持续保持适度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短期内也难以出现大幅上涨。

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背景下 😵, 呀各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不断深入 🏃‍♂️, 呢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净值化运作已成必然趋势 呢, 嗯理财产品运作将更加规范 ❤️‍🔥, 👨‍🔬银行体系内部积聚的风险将逐步得到释放。李明珠表示 🧗‍♀️,未来银行将不断涌现更多的创新型净值产品 🧗‍♀️, 呢净值产品种类愈加丰富。同时, 🧎‍♀️由于净值型理财产品对银行的综合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 🤡小型银行或将退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 👷‍♀️,市场资源将更多向头部银行聚集, 😮大型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的资管产品或将更受欢迎 呀, 嗯理财品牌效应将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