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已有二十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19年业绩报告(年报)。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数据后发现,2019年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总体改善、不良贷款率普降。多位上市银行高管坦言,2020年资产质量的管理压力加大,接下来将采取多种措施力保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去年资产质量总体改善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18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其中江阴银行降幅最大,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均下降0.2个百分点。
六家国有大行,除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持平外,其余五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其中,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86%,农业银行下降幅度最大,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
而体现风险抵御能力的拨备覆盖率也较为喜人。截至2019年末,17家银行较上年末有所提升,其中招商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上升68.6个百分点,升幅最大。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和渝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均超过300%,分别为426.78%、389.45%和380.31%。
不过,年报数据显示,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领域的不良贷款形势仍旧严峻。农行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占比最大,分别占40.7%和20.5%,不良贷款率分别为5.06%和9.83%。工商银行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制造业不良贷款率最高,分别为10.45%、8.1%和5.12%。邮储银行公司类不良贷款余额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制造业。截至报告期末,贷款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96.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27亿元。
今年资产质量管理压力加大
从关注类贷款情况看,截至2019年末,工行、农行、中行、交行关注类贷款率呈改善趋势,中行关注类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68个百分点,农行关注类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仅有建行关注类贷款率指标较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
虽然关注类贷款情况在好转,但2020年初的疫情或将导致这一情况出现变数。多位银行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坦言,受疫情影响,今年银行资产质量的管理压力加大,部分重点行业面临挑战。
据普华永道测算,2020年旅游业、餐饮业损失预计均将超过5000亿元,且疫情对餐饮业的负面影响已十分突出。批发及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本身不良贷款率已较高,外加此次疫情中所受冲击又较大,预计不良贷款率将出现明显攀升。
中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2020年,受疫情与全球金融市场巨幅波动影响,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从短期看,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消费和服务行业首当其冲;同时由于延迟复工、交通封锁以及需求萎缩等原因,制造业、房地产企业也受到较大影响,其中中小企业受影响更大。与此同时,因客户偿债能力降低,一些司法程序受阻,清收工作推进难度也在进一步加大。这些情况预计会对2020年特别是一季度的银行资产质量带来一定冲击。
浙商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刘龙称,受疫情及一些成本较低的大型银行以较大力度介入小微企业融资等因素影响,不能排除未来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上升、优质客户流失等可能性。今年以来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及预期,但也保持稳定增长,不良率也比较平稳。
需多举措应对
农行行长张青松表示,农业银行非常关注疫情对存量贷款和新增贷款的影响,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涉及的贷款逐户逐笔进行量化的场景分析和压力测试,重点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地区和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测,同时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目前来看,基于量化的逐户逐笔分析判断,我们认为疫情对农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是暂时性的,是可控的,管理层对保持资产质量稳定持有充分的信心。
刘坚东表示,中行全面摸排了疫情对资产质量负面冲击的情况,也做了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摸清风险底数。对潜在风险客户一户一策,来帮助客户找出路,盘活信贷存量。引入科技手段,挖掘线上处置潜力,加大核销等处置方式应用,积极寻找银企共赢的风险化解机会。同时,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握技术迭代、政策调整、消费升级的窗口期,聚焦新产业、新基建、新消费领域业务机会,来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这些手段和措施,中国银行今年将力争保持整个集团资产质量和信贷成本的基本稳定。
为应对不良上升压力,中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0年二季度)》建议银行业多举措应对疫情带来的资产质量挑战:一是清理存量,控制增量,稳定不良贷款率。积极采用包括资产证券化、市场化债转股以及处置资产包等方式清理存量不良。二是关注重点行业,区分客户类型,采取针对性服务。对于经营正常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可采用无还本续贷、债务重组和适度减免利息等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控制不良风险。针对已经出现风险且大概率无法按期还款的企业,要提前计提风险准备,做好冲抵任务。三是创新办公方式,探索非接触式不良处置模式,提高风控有效性。四是关注新增长领域,拓宽利润来源,弥补不良损失。紧密跟踪受疫情影响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新零售、在线文化娱乐及教育等业态发展,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创新业务模式,积极寻求与此类轻资产行业的合作,拓宽利润来源。
「东吴基金公司」上证基金指数是什么,上证基
第430期金牛基金周报
私募看多却做空 私募基金依然对后市乐观
三季度银行理财收益率守住4%关口 互联网宝宝收
分羹资管业务 金融科技机构瞄上理财子公司
国开行:确保今年湖北地区本外币贷款新增规模
净值化转型加速 银行理财收益率短期上浮
「诺安价值基金」知识产权是怎样运营基金的
第459期金牛基金周报
外资唱多也做多 不断加速布局中国
变身主播“接地气” 银行理财的云销售新玩法
最高收益5.5% 7月24日在售银行理财收益排行榜单
银行理财收益跌至4.24%
秦农银行连收41张罚单 董事长曾空缺近一年
票交所贴现通业务上线 试点银行票据经纪
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获批开业 “抢人”大战仍
李金析:3.12 K线图基础知识之K线的种类有哪些
爆款基金频现是市场见顶的信号吗?
“长钱”加速入市:机构蓄势早布局 A股估值体
三大互联网平台保险理财产品动不动就“售罄”
不得不服!公奔私大佬杨东宁泉资本两年破百亿
避险工具+贷款展期 银行双管齐下护航外贸企业
景唐投资陈春林:关注风险,把握战“疫”之下
泛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排名(2020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