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基金自购(基金公司申购自家基金)现象颇为流行,规模已突破了20亿元。不过,从179只自购基金的收益来看,有49只产品年内投资出现负收益,占比接近30%。
分析人士指出,基金自购这种真金白银的投入行为,可以作为基民投资的参考。但是,自购基金并不意味着都能获得收益,投资者应把自购基金和对应公司的投资优势相结合,表里如一的自购基金更具有投资价值。
自购债基占比过半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今年以来共有82家基金公司累计自购基金179只,较去年同期的57家基金公司自购126只基金出现明显上升。具体看,82家基金公司在179只基金中投入的自购资金为21.8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24亿元同比上升53.37%。
从单家公司看,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天弘基金、南方基金等头部公募,在自购领域显得较为活跃。其中,汇添富基金对旗下6只基金的自购金额达2亿元,易方达基金对旗下的易方达高端制造等10只基金的自购规模也在1亿元以上。另外,南方基金和华夏基金的自购基金规模也在9000万元以上。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基金公司开展基金自购,向市场释放出一种信号,以此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以自购方式将公司利益和基金持有人绑定,以此来促进基金销售,提升规模;二是通过自购,基金公司也能让自有资金分享到基金的投资回报。毕竟,在各种大类资产里面,基金投资的回报还是比较高的。
从自购基金结构上看,基金公司颇为青睐自家债基,自购规模达到了11.54亿元,占比超过50%。紧跟其后的是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分别为6.03亿元和2.7亿元,占比分别为27.61%和12.36%。此外,另类投资基金和QDII基金的自购规模分别为7000.88万元和6000.85万元。
针对债基占大头这一现象,深圳某公募人士表示,基金自购的确存在分享投资回报这一动机,但自购资金多是自有资金,资金属性倾向于稳健保守,具有稳健收益的债券基金,自然会受到青睐。
表里如一品种受关注
杨德龙认为,与持有人相比,基金公司对自家基金更为了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购基金就一定能赚钱。
从投资回报角度看,截至7月29日,上述179只基金中有123只基金年内以来获得正收益,有45只基金的收益率在10%以上,其中收益率在40%以上的有7只基金,如汇添富创新医药和汇添富消费升级的回报率都在50%以上,西藏东财创业板A和淳厚信睿核心精选A的年内回报也在40%以上。
数据也显示,自购基金当中有49只产品年内投资出现负收益,在179只自购基金中占比27.37%。
某头部券商的基金研究人士吴峰(化名)表示,在当前国内众多基金公司中,约有15家公司以权益投资见长,在长期的市场历练中打造出了优秀的投研团队和产品线。如果这些公司自购旗下的权益类产品,这些表里如一的品种,更值得基民重点关注。
理财收益率上涨幅度不大 存款送礼有所收敛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公募FOF分化加速
期权助推衍生品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大限将至 分级基金整改“啃硬骨头”
年内发起式基金破百只 定开债基、养老基金为
养老目标基金首现简易快速审批行列
做多新能源车 公募轻估值重成长
2020年A股机会在哪? 顶级私募:成长股迎长期牛
银行理财收益17连降 哪些产品可以补位?
“原油宝”试水和解 中行承担负价亏损赔偿2
疫情过后中国私募股权仍将逆势增长
投研能力决定管理规模边界 百位基金经理掌舵
安常守故 以逸待劳
扩大内需政策加码 消费主题基金受关注
个贷、对公、理财……银行多项业务受影响
债市配置价值初显 “固收+”产品热卖
公募基金获配蚂蚁集团达200亿元 基金经理看好
最高收益4.80% 9月26日在售银行理财收益排行榜单
因反洗钱监控不力 年内26家农商行农信社被罚近
涨还是跌?A股面临五穷六绝魔咒 私募买入这类
方向型策略亏损之谜
成交量破万亿元 资金抢筹态势不减 公募预期市
上半年公募基金调仓路径曝光:抱团核心资产
银行APP被点名后更新隐私条款 专家:技术与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