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强化的股债跷跷板正在成为7月市场的鲜明特征。7月初开始的一轮股市涨势推动银行券商板块纷纷起舞,大盘突破3000点、站上3400点,让二季度以来处于调整中的债市再度破位,国债期货大幅下跌。至7月中旬,股债跷跷板的债市一头翘起,债券走出一波幅度较大的反弹行情。不过,市场人士表示,三季度债市反弹是否会延续仍有变数。
股债跷跷板此起彼落
7月份是今年股债跷跷板现象最为明显的一个月份。
7月初,上证指数大幅走高至3400点一线。此时,已经调整近一个季度的债市在跷跷板效应下再度大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铁底3%活跃券200006收益率从2.46%升至3.07%。此时,债市已经回吐了全年涨幅,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呈现负收益。
华宝基金副总经理李慧勇表示,7月初,股票和债券呈现很强的股债跷跷板效应股票价格上涨、债券价格下跌。
背后的逻辑十分明确:股市快速上涨,赚钱效应显著,风险偏好提升,居民赎回债基、理财进入股市;理财、债基的赎回导致债券被动抛售,加速债市下跌,进而使得理财净值下跌形成负反馈。部分净值化银行理财产品开始出现浮亏。
但难以预料的是,此后股债跷跷板逆转,自7月14日开始,股市呈现高位震荡态势,债市迎来触底反弹。
最为明显的是,二季度GDP数据公布后,债市开始逐级走强,而股市出现明显获利回吐现象,跷跷板效应凸显。一位金融机构人士表示。
此轮债市反弹从月中一路持续到上周五。7月24日,在股市跌幅扩大之时,债市持续走高,特别是国债期货市场呈现出大涨态势。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2009大涨0.27%,已收复7月初向下的跳空缺口。
摊余成本基金发行提速?
对于此番债市大涨,不同机构理解各不相同。
此番债市走强与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集中建仓有关系。一位券商的固收人士向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共计逾800亿元的摊余成本法债基发行。所谓摊余成本法,是指标的资产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
这种债基避免了产品净值浮亏。如果后续还有产品不断成立的话,目前收益率反弹的幅度就会受到限制。上述券商固收人士表示。
也有不少机构认为,摊余成本法债基发行仅仅是表象,更重要的内在逻辑是债券性价比在提升。
李慧勇认为,经过债市大幅调整和股市快速上涨,沪深300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相比难有优势,债券相比股票的性价比在明显上升。所以,对于负债稳定的长线资金来说,目前是配置债券的较好时点。通过对债券托管数据的分析,记者发现,5月以来随着收益率的上行,银行、保险、境外机构等明显加大了对利率债的配置。因此,随着股市涨势趋缓,债市走强的概率在加大。
反弹空间或有限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前期压制债券市场的股票市场高涨热情有所退却,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资金利率企稳回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债市反弹的势头。从政策角度看,需要适当放慢宽信用的节奏,信用政策将面临拐点。
当然,债市反弹并非一帆风顺。
国信证券分析师徐亮在其报告中表示,去年7、8月份经济名义增速的基数相对较低,经济增长在今年三季度还应该有一个小高峰,债市在8、9月份的压力依然存在。后续债市再度大跌的风险虽然有限,但受名义增速压制而继续大幅反弹的空间亦有限。
徐亮认为,除非出现超预期的因素,不然不可对债市反弹空间抱有过高期待,市场定价将重回基本面因素。
2020年A股机会在哪? 顶级私募:成长股迎长期牛
期权助推衍生品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养老目标基金首现简易快速审批行列
年内发起式基金破百只 定开债基、养老基金为
大限将至 分级基金整改“啃硬骨头”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公募FOF分化加速
理财收益率上涨幅度不大 存款送礼有所收敛
做多新能源车 公募轻估值重成长
“原油宝”试水和解 中行承担负价亏损赔偿2
安常守故 以逸待劳
个贷、对公、理财……银行多项业务受影响
投研能力决定管理规模边界 百位基金经理掌舵
疫情过后中国私募股权仍将逆势增长
债市配置价值初显 “固收+”产品热卖
银行理财收益17连降 哪些产品可以补位?
扩大内需政策加码 消费主题基金受关注
因反洗钱监控不力 年内26家农商行农信社被罚近
银行APP被点名后更新隐私条款 专家:技术与监
涨还是跌?A股面临五穷六绝魔咒 私募买入这类
成交量破万亿元 资金抢筹态势不减 公募预期市
最高收益4.80% 9月26日在售银行理财收益排行榜单
公募基金获配蚂蚁集团达200亿元 基金经理看好
上半年公募基金调仓路径曝光:抱团核心资产
方向型策略亏损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