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网站:百亿私募躁动 机构恋上A股“独角
课堂
财富智汇
admin
2022年06月22日

投资理财网站:百亿私募躁动 机构恋上A股“独角兽”,北京某知名私募的基金经理称:“作为趋势投资者,讨论市场风格的转化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能做的唯有紧跟变化,积极应对,随时准备修正已有的观点。”

数据的变化可能更说明问题。从机构调研、资金流向等多个维度的情况来看,中小创板块似乎正在酝酿一场“华丽的逆袭”。

投资理财网站的数据显示,在横跨春节假期的前后5个交易日内,纳入统计的私募机构共调研亿帆医药、科华生物(002022,股吧)、盈趣科技等8家上市公司,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各占4家,未见主板公司身影。其中,机构对亿帆医药的关注度最高,有32家机构参与调研,包括朱雀投资、景泰利丰投资、凯丰投资、鼎峰资产、神农投资等知名私募。同属医药生物行业的科华生物也接受了12次调研,排名第二,朱雀投资、鸿道投资均在调研名单中。另外,中颖电子(300327,股吧)、顺网科技(300113,股吧)、盈趣科技等都受到私募“大佬”们的青睐。

若将时间拉回至1月,私募对中小创关注度的回升则更为明显。在超过15家私募共同调研的个股名单中,18家公司中仅有锡业股份(000960,股吧)、视觉中国(000681,股吧)两家主板公司,其余则包括10家中小板公司和6家创业板公司。同时,在百亿级私募共同调研的个股名单中,18只股票中有14只中小板、3只创业板和1只主板股票。

“板块方面,私募机构对中小板的关注度实现了三连升,1月上升至52.81%,创2017年以来的新高;主板的关注度在1月也回升至28.14%。不过,受业绩预报频现‘地雷股’的影响,私募对创业板整体仍非常谨慎。”格上理财的研究报告提到。

从资金面上看,各路资金也在积极关注中小创。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3月2日,2018年以来北上资金频频加仓中小创,在所有29只曾上榜深港通前十大活跃成交个股中,有12只中小板个股和5只创业板个股。

与此同时,截至3月2日,今年以来A股共产生2269起重要股东和产业资本增持案例,其中多达1413起为中小创板块的增持,占比达62.27%。并且,在这1413起增持案例中,1月份仅发生476起,2月份春节前发生的案例达749起,春节后至今发生的案例达188起,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


另外,创业板ETF的增幅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目前的8只创业板ETF中,建信ETF成立于今年2月6日,募集资金3.58亿份;其余7只创业板ETF,5只呈现显著的增长,2只出现下降。其中,创业板ETF的规模最大,截至3月2日总份额达52.87亿份,较今年1月1日的增幅达72.38%。华安创业板50ETF的增幅最大,1月2日为2.90亿份,3月2日为16.07亿份,今年以来增长454.14%。另外,广发创业板ETF、南方创业板ETF、嘉实创业板ETF今年以来的涨幅分别为65.28%、30.60%和21.99%。有基金人士称,华安创业板50ETF涨幅最大,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资金对创业板“漂亮50”的青睐。

北京和聚投资首席策略师黄弢分析认为,自2月9日市场见底以来,创业板指数的反弹幅度达到12.4%,相对上证综指、上证50和中证100等指数而言表现突出。拉长时间看,自2018年年初以来,创业板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在所有指数中表现也是最佳。综合来看,近期资金成本的松动、成长股普遍的深调和低预期等消息,以及持续两年的大蓝筹高景气,确实带来了投资风格转换的某种契机。不过,整体上看还是一种投资风格短期演绎到极致后的均值回归,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都在往更均衡的方向演化。因此,2018年的市场核心在于寻找盈利和估值更匹配的投资标的,市场本身会是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从风格而言,整体上优质成长股的表现会更好一些。

难掩分化

“一个正在发生的变化在于,我们观察到,随着监管的继续加强,相当数量的成长股正在加速估值回归。对于其中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世诚投资提到。

如上所述,记者采访多位基金经理后发现,他们普遍对中小创的反弹表现出积极跟踪的态度,也已准备好一定的“弹药”,但对板块内部出现的显著分化持谨慎态度。

“例如,受节后第一个周末‘注册制拟延迟’以及‘IPO被否三年内不得借壳上市’的消息影响,次新股上周出现较明显反弹,壳股则跌无可跌。”某保险资管的投资经理称,“市场的风险偏好在2018年大概率向以中证500为代表的二线蓝筹转移,但对中小创板块的热情回暖不能掩盖其背后的严重分化。

数据显示,最能代表次新股整体表现的深次新股指数,2月26日至3月2日的单周涨幅达5.62%,远高于上证综指的负增长、深成指的周涨幅1.81%及中小板指的周涨幅2.35%,与创业板指的周涨幅6.18%接近。与此同时,深次新股指数单日的成交量及成交金额较2月份也明显放大。其中,上周前两日的单日均超过4亿股,单日成交金额超过160亿元。

深圳聚沣资本总经理余爱斌分析认为,上周的次新股反弹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下跌后,相对其他主要板块来讲,次新板块超跌可能性较大;二是当前很多新股开板较早,估值已经趋向于相对合理的水平;三是注册制拟延迟,市场炒作情绪相对恢复;四是市场上一些新的热点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芯片概念板块的走强,也带动了部分次新股的炒作。不过,他也提醒,参与次新股行情,投资者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是基本面要有长期支撑,二是最好与市场热点板块相关,三是涨幅过大的板块要警惕,最后还要有严格的止损和仓位控制等风控措施。

另一方面,壳股在新规下则表现十分低迷。余爱斌称,新规对壳股会有一定的打压。以往壳股炒作都是重组概念,今后对壳股的非理性炒作有望降温,这将有利于市场进一步趋向于价值投资。

点击投资理财网站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