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炒鞋潮”再掀波澜。某网购平台上,一些国产品牌的所谓“限量版”球鞋价格飙涨,其中某品牌一款球鞋价格涨幅竟达31倍;一些网帖肆意宣扬“炒鞋一夜暴富”,共同撩拨年轻人参与投机的心弦。
价格异动引发争议后,有平台迅速下架部分被爆炒的国产品牌球鞋。但是,当前被炒出数十倍溢价的球鞋,何止几款国产品牌?平台上那些单价动辄数万元乃至十几万元的部分国际品牌球鞋,普通人惊呼“亮瞎双眼”,炒鞋客们却早已习以为常。
“炒鞋”背后,有流行文化的影子。近年来,国内球鞋厂商陆续推出限量版、联名版、球员版、特殊版、明星特别款等,借助粉丝文化,又靠饥饿营销助推,价格水涨船高,引来年轻人追捧。少量“限量版”球鞋受品牌价值、名人效应、稀缺性等因素加持,可能存在较大的溢价空间。但需要清醒看到的是,大多数球鞋并没有超越使用价值的特质,谈何溢价空间?
更何况,“炒鞋”还暗藏巨大法律风险。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已查获许多与“炒鞋”有关的售假、集资、诈骗类案件。早在2019年,央行上海分行也曾提示: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其中明确提出,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提醒各机构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此类风险。
“炒鞋”平台的路数不外乎这些:有的开设竞价通道,有的提供寄存服务,有的炒作社交话题,有的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厂商、平台、金融机构和投机者将所谓“限量版”球鞋证券化、金融化,现在“操盘者”“收割者”如何不择手段炒作、借机造势推高价格,退潮时就可能如何摧枯拉朽“割韭菜”。
因为真喜爱而收藏,无可厚非。但“万物皆可炒”的幻象,其实是一个个被资本吹捧的所谓“风口”。年轻人作为潮流文化的主流消费群体,大多习惯在网络团购、靠网聊做交易,被“套路”后维权很难。极端的炒作和投机,也不利于年轻人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增强风险提示,划清投资与投机的边界,细化允许和禁止的范围,是防范“炒鞋”行为异化的迫切之举。金融监管部门要提示“炒鞋”潮背后的金融风险,执法部门要不断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厂家、平台和个人更须共同规范自身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预期和秩序。
鞋穿不炒。鞋是用来穿的,并不是价格越贵越有价值,而是越合脚、越接地气才越显得珍贵。
超1800亿元涌向这类基金!赢家大赚近70% 输家亏
基金半年报里藏着哪些“干货”?
苹果 5G iPhone 12 仍有望在秋季发布
虚拟货币基金年内涨13% 多只基金没能撑过难关
年内基金发行破万亿元无悬念 权益基金迎来发
技术面警告:黄金极易遭抛售?机构:除非收高
坚定不减仓 东方港湾但斌4月百余只产品收益超
国家队出手!锂电龙头46亿定增落定 多家公募、
百亿资金涌入 牛市旗手布局机会到了?次新基
重磅利好引爆 芯片汽车股暴涨 蔡嵩松:2021年或
初五迎财神!虎年股市赚钱秘籍在这里
基建公募REITs试点的“初心与使命”
私募精耕低估值蓝筹
狂买这些股!二季度新成立基金 建仓大曝光!
这个省会城市想松绑楼市限购?一天就被叫停!
金价还在跌、空头恐挑战1480? 黄金、欧元、英
明星私募一季度最新动向曝光:130多股获私募重
光环不再?!侯昊管理规模跌破千亿 刘格菘明
海外最大中国股票基金出手 连续3月减持宁德时
长信基金叶松:积极的心态在底部寻找投资机会
分歧出现!稳增长还是高成长?基金经理“小碎
茅台与万科谁是基金最爱?一季报曝光主力操作
开源证券:“碳中和”推动高耗能化工行业产能
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互现 A股市场到底了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