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引爆 芯片汽车股暴涨 蔡嵩松:2021年或
新闻
中信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基金开户-中信基金管理
admin
2022年02月22日

  昨夜今晨,有几个重要消息纷沓而来。

  中国3月财新制造业PMI

  A股维持弱反弹

  海外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国内的经济却一片向好。

  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3月制造业PMI录得51.9,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结束连续三个月的回落态势。

  但是,4月1日公布的2021年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录得50.6,低于2月0.3个百分点,虽然连续第十一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但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值,显示新冠疫情后制造业扩张速度进一步边际放缓。这一走势与统计局制造业PMI相悖。

  受此影响,4月1日早盘,A股指数维系弱反弹格局,市场持续缩量,个股跌多涨少。

  板块方面,昨日晚间,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通知称,将开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今日早盘,汽车股纷纷大涨,福田汽车涨停。

  中芯国际昨夜发布2020年年报,在美国“实体清单”的管制下,该公司扭亏为盈,将成为科创板首只摘“U”的股票。该消息说明半导体、芯片等行业的景气度颇高,引来投资者的重新关注。

  此外,中国中化和中国化工两大世界500强央企重组,旗下17家上市公司纷纷上涨。

  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已启动

  昨日晚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本次活动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

  与去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相比,今年活动不仅时间更长,且覆盖区域更广。据悉,本次活动将在山西、吉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山东、江苏、海南、四川和青岛等地,选择三四线城市、县区举办若干场专场、巡展、企业活动。

  据悉,今年参与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的企业有18家,包括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长安汽车、零跑汽车等,本次下乡车型共有52款,如宏光MINIEV、上汽荣威Ei5、小蚂蚁EQ1、零跑T03等。

  受此消息影响,4月1日早盘,新能源汽车指数高开高走,截至午间收盘,上涨2.56%。

  其中,福田汽车涨停,长城汽车、比亚迪跟涨。

  香港上市的汽车股也涨幅较大,其中长城汽车涨幅达8.58%。

  中芯国际首次扭亏为盈

  蔡嵩松:2021年或是半导体行业大年

  3月31日晚间,科创板、港股两地上市公司中芯国际披露2020年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营业收入合计274.7亿元, 同比成长24.8%;毛利65.3亿元, 同比成长42.4%;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43.3亿元,同比成长141.5%。扣非后净利润16.97亿元成功扭亏为赢(去年同期-5.22亿元)。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符合“上市时未盈利公司首次实现盈利”的情形,公司A股股票简称将于2021年4月2日取消特别标识,由“中芯国际-U”变更为“中芯国际”,A股股票代码688981保持不变。

  受此消息影响,中芯国际股价应声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芯国际遭遇美国“实体清单”管制,设备采购交期较以往有所延长。但展望2021年,中芯国际称,一方面,AI、物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应用的兴起,带动芯片需求量。目前全球晶圆代工的产能依然紧张,客户需求在增长,但产能的扩充速度跟不上。

  中芯国际的转亏为盈,让投资者意识到半导体、芯片等行业的景气度依旧很高。

  除此之外,昨日晚间,“重仓半导体” 的诺安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诺安成长混合基金”)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

  诺安成长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蔡嵩松在年报中表示,经过2020年利空的消化后,芯片半导体行业在2021年已经可以跟消费、白酒、医药、光伏、新能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2021年导体行业的产业端景气度会持续向好,叠加5G消费电子换机高峰,以及晶圆代工产能紧缺引发的涨价潮,2021年很可能是半导体行业“量价齐升”的大年。

  综合因素影响,4月1日早盘,半导体、芯片行业领涨。

  港股市场上,华虹半导体也大涨超8%。

  万亿级“巨无霸”来了!

  多家相关上市公司上涨

  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3月31日晚间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工)实施联合重组。

  据了解,“两化”旗下涉及境内外上市公司有:中化国际、鲁西化工、扬农化工、中化化肥、中国金茂、远东宏信、安道麦、安迪苏、昊华科技、埃肯、风神股份等17家。

  截至午间收盘,中化国际、克劳斯涨停,其余个股跟涨。

  中国化工2019年报显示,公司总资产位8439.62亿元,营收为4543.46亿元。而中化集团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公司总资产4897亿元,当年营收5911亿元。

  在两家世界500强的央企重组之后,将形成一家资产过万亿、员工数达到20万的巨无霸公司,新公司被市场人士称为“中国神化”。

  千亿巨头跌停

  西部概念股回调

  热点快速轮动,前两日还强势涨停的西部概念股,在资金流向新的板块流动时,却成为最惨的那个。

  4月1日早盘,环保、西部概念股领跌。

  其中,一度总市值超1000亿的中油资本开盘之后,快速跌停,截至收盘,中油资本被12万手卖盘压在跌停板上,总市值仅剩917亿元。

  除此之外,此前热门的贝肯能源开盘跌停后,小幅拉起,截至午间收盘,报收9.35元,下跌8.42%。

  另一大热门股国统股份一字跌停。

  香港科技股大涨

  港股方面,上午科技股大幅上涨,截至午盘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3.53%,腾讯控股涨幅达4.75%。

  后市怎么办?

  2021年一季度已经收官。一季度,A股市场指数波动率明显放大。在此背景下,以均衡策略对抗市场波动成为部分机构的核心观点。

  4月1日,浦银安盛基金研究部总监兼均衡策略部总经理蒋佳良发表观点指出,均衡策略注重行业、估值、风格的均衡配置,不追过热的龙头股,不简单押注少数热门行业和赛道,不局限于单一投资风格。

  回顾来看,过去一年里机构重仓的医药、消费等一批优质公司涨幅巨大且绝对估值水平较高。在一季度,一批机构重仓股下跌释放了部分市场风险。蒋佳良指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修复,企业盈利水平逐步提升,前期下跌较多的核心资产在经历了大幅回调后,将会逐渐企稳,性价比逐渐显现。

  中银证券发布研报称,预判4月份基本面修复趋势延续,一季报行情布局中,市场仍将处于业绩因子主导的环境中。一季度基本面大幅上行,A股迎来季报年报窗口;海外流动性环境边际变化及全球复苏预期的波动或带来市场风险偏好波动,对于未来宏观经济持续性的分歧使得当前市场增量资金配置意愿偏弱,短期关注业绩超预期个股的alpha行情。

  行业配置上,该机构继续看好银行、有色、化工等顺周期板块;光伏、新能源汽车的景气度仍高,但估值同样较高,需要把握业绩与估值的匹配度;其他高估值板块或将进入业绩消化估值的阶段,预计股价波动会明显放大。主题上关注碳中和、国产替代带来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