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洞察
由于一系列全球和国内因素,中国股市上周收跌,自2月17日以来,沪深300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分别下跌13.8%和13.3%(见下图)。
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继续给风险资产带来压力。3月18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至1.75%以上,原因是在通胀压力上升的背景下,市场担心美国经济过热。3月18日发布的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制造业调查报告尤其支持了这一观点制造业指数创下1973年以来的新高,指数的成分价格升至198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由于美国经济前景走强,且预期会出台进一步的刺激方案,经济增长预测有所上调,而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预测则获下调。与此同时,欧洲的新冠肺炎病例出现反弹,且疫苗接种进程遇阻,导致一些欧洲国家重启出行限制措施或将封锁期再延长一个月。
获利回吐可能是引起中国股市出现抛售压力的另一个因素。年初至今,一些热门行业的股价明显上涨。
此外,投资者仍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常化感到担忧,并担心会提前出现政策收紧的风险。我们依然认为,政策制定者可能会选择让货币政策逐步回归正常化。迄今为止,3月份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为3.85%,5年期为4.65%)已连续11个月保持不变,而1年期中期贷款和回购利率也未有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上周末在中国发展论坛上发表讲话时向市场保证,中国仍有空间在保持杠杆率稳定的同时,向经济注入流动性。
科技行业领先企业可能面临进一步监管变化,也继续对市场和相关行业输出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监管机构正在研究如何适当监管科技行业,使其整体上朝着更公平、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其中涉及定价、数据处理和产品交叉销售等方面)。尽管行业领导者可能会受到潜在新规的约束,但这也会为业内其他企业提供一个更具建设性的环境。
图表:2021年2月17日以来中国股票指数的市场表现
2021年2月17日至2021年3月19日的价值变化百分比
资料来源:彭博财经社、摩根资产管理。
反映截至2021年3月19日的最新数据。
在金融科技方面,监管机构的目标是减轻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此,金融科技公司可能需要夯实资本基础,并以偏向传统金融机构的方式运作。
投资启示
我们预计,市场短期内将保持波动,因为全球利率上升、全球经济复苏、国内政策正常化和正在进行的监管改革等因素对投资市场重新定价的影响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方能体现。然而,这不会改变我们长线看好中国股市的观点。在中国经济改善以及随之而来的盈利复苏背景之下,中国货币政策应当会回归正常化。因此,任何适度和渐进式紧缩政策的出台,相信都意味着经济形势已获改善,而特定板块(如金融股)将有望从中受益。诚然,监管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限制相关科技股的上升空间,但若垄断行为得以解决,则监管变化可能会为其他科技公司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仍是亚洲波动较大的市场之一,这突显出积极管理股票和板块选择的重要性。投资者应关注行业宏观走势和企业基本面背景。特别是,在各种长线投资主题方面(包括消费、技术本地化、碳中和与可再生能源,以及数字化基础设施),投资者仍有大量的结构性增长机会。行业领导者将继续受益于中国的规模经济以及额外的政府扶持政策。长线投资者可以留意最近大幅回调的优质股。除了考虑在中国股市进行长线配置之外,投资者还可注意在亚洲其他市场分散投资机遇,以充分把握全球经济复苏的机会。
海通姜超:经济复苏,精彩不同
开域资产:市场风格的极度分化会减弱
「000975资金流向」「大禹节水股票」首届盛京基
【三天认识FOF基金】Day3:FOF基金有没有未来?
保银投资:本轮牛市的形成因素和未来演变分析
司库立方完成超亿元融资,经纬独家领投
与高通胀“缠斗”,欧洲央行宣布加息75基点!
部分“奔私”基金经理回流后渐入佳境 私转公
A股下半年开局怎么走?知名私募大佬最新研判
好买股权捷报:9月,3家IPO、5家过会、17家获后
平台模式是解决 私募规模扩张难题的灵药吗
丰岭资本:坚守价值,进化组合
「项目资金」 3月股票策略以8.08%平均收益领跑
CTA基金逆市大涨再回顾:现在还能上车吗?
援军来了!爆款狂卖80亿 杨东旗下私募又火了
20余家新备案私募兔年启航 多家拥有国资背景
望正资产:从更长维度来构建组合
前10月私募基金规模大增万亿
私募税收争议追踪:机构最忧追溯补缴
红杉创始人去世:苹果谷歌思科背后的男人!
工业大麻“凉了”!私募提前“清仓”3亿多
A股反弹、外资净流入179亿创新高、私募看好这
一级市场融资大不易 创投机构严控现金流
微火成炬 | 多家好买股权母基金被投企业助力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