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世诚投资将2022年定义为充满希望的一年,A股市场开年不利,而成长股表现更弱(稳增长风格的板块有超额收益,不过也在1月份后半段尽数回吐了去年底今年初积累的绝对收益)。貌似核心变量来自于外部:美联储为应对通胀而采取的强硬立场超出市场的预期,带动美股从历史高位急速回调,并映射于A股成长股(这也解释了以成长股为主的创业板指数在1月份跌幅居首)。
细究股市开年表现与我们预期不符的原因,或许是由于我们的判断过于以我为主。市场认为联储释放的缩表信号超出预期,甚至难以理解在资产价格已然大幅下挫之时后者仍然保持偏鹰的立场(Fed put哪里去了?)。世诚投资并不认为联储的表述是个太大的意外。紧缩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连贯的动作,即不会仅仅止于加息。看看联储资产表在过去两年的扩张程度(从疫情前的不到4万亿美元到最新的近9万亿),不要说缩表将于加息周期开启之后开始,任何时候开启缩表都不是个意外(当然,美联储的常规动作是一般会提前2个季度左右与市场沟通)。由此,那些寄希望于联储在最新议息会议作出一些安抚性表示的投资者就有点过于一厢情愿了。这是第一个预期差我们与市场对于美元流动性收紧的认识。
第二个预期差是我们低估了美股对A股成长板块的传染性。世诚投资在之前并没有完全排除美股会受到美联储政策的影响,但也没有想到美股羸弱对于中国股票的溢出效应会如此厉害。我们原以为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周期(从经济增长趋势到财政货币政策、从金融条件到股市位置),总体而言A股市场会有相当的抵抗力(如果不是完全免疫的话)实则不然。虽然历史上不乏美股成长股(以纳斯达克指数为代表)和A股成长股(以创业板为例)之间的高相关性,这次或许我们更需要从内部找原因。在世诚投资看来,诸如与稳增长板块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交易结构、对于商业模式更严苛的要求以及估值约束等因素可以很好地解释本轮成长股的急剧调整。
世诚投资仍将坚持高质量成长方向的布局。首先,我们认为在今年的宏观背景下市场仍将为成长稀缺性支付可观的溢价。对于宏观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主旋律,但前方的挑战也不小。在年度策略报告里,世诚投资连续第二年将疫情(及防控措施对于需求收缩的影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考量。除此之外,受制于人口结构大拐点的房地产行业、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硬约束、部分市场主体是否能及时扭转业已转弱的预期等,都值得紧密跟踪。如果稳增长一时没有达到资本市场所预期的效果,成长股或有更强势的表现,而真景气高成长的板块和股票有机会更早回到前期的股价高点。当然,从投资角度,成长和稳增长之间并非水火不相容。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能受益于稳增长的成长方向,比如与新基建相关的新型电力系统板块,以及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工业互联网领域。
再看一下外部形势。今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不排除美联储助攻白宫抗通胀以使后者挽回民意。很难讲这是联储在进一步丧失独立性通过货币政策以使通胀回到或者稳定在合意的水平乃联储之天职。经过本周的博弈,市场对于联储的立场有了更现实的认识,后期再出现超乎预期的情况将减少。同时,回望历史,资产价格反应最激烈的阶段多集中于预期酝酿期,即联储与市场的沟通窗口期;而一旦进入联储的实操阶段,资产价格反而趋于平静,甚至会出现逆转。从这个角度,我们对于美股也不用过于悲观。
另外,美股对A股的溢出效应还有两个值得观察的媒介汇率及外资在A股市场的进出。虽然美元指数近期因流动性收紧预期而上行,人民币汇率罕见的坚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被动贬值。鉴于中国经济总量追赶美国时对于汇率的要求、人民币中长期国际化对于汇率稳定的要求、中国出口韧性对于人民币强势的容忍、中美关系不再重回冰点等因素,世诚投资继续看好人民币,由此不会特别担心贬值触发的撤资。至于外资因配置需求而对A股的青睐,我们看到(在2021年录得创纪录的外资净流入之后)A股市场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又吸引了数百亿人民币的流入。鉴于A股的相对性价比,世诚投资认为外资的持续流入是未来数年的大趋势。
既然传染源和传染途径都没有过大的风险,A股市场尤其成长股自然也无需时时枕戈待旦,自己吓自己。话虽如此,国内股市也不是高枕无忧,我们仍将对于决定股价的重要变量盈利增长和估值保持动态跟踪。
基于严谨的研究和分析,世诚投资对于重点布局的高质量成长股的盈利前景保有高度信心,而3月份开启的财报季将是下一个催化剂。至于估值,市场一直以为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股在过去一年半上涨带来的是估值的大幅扩张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对于绝大部分此类成长股,2021年肉眼可见的反而是估值的收缩,即仅就去年而言,业绩增速基本都超过了股价的涨幅。而开年以来估值还在进一步下行。从估值和成长性匹配的角度,现时很多个股已呈现了很高的性价比。当然,我们对于成长性的定义已经比较严苛,即不仅仅限于今明两年的盈利(高)增速,而是着眼于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江湖地位的、未来更长时间的可持续增速,并考虑了商业模式所对应的成长质量。我们相信从这里起步,高质量成长股将迎来相对稳定的估值及高成长带来的股价进击。
私募备案新规发布:39条细则护航、 5类不予备
星石投资:如何解读最新经济数据?
如何解读近期中美国债收益率差额的历史高位及
创新药板块集体绽放 基金超配北上资金加仓
九大公私募解读!降准后降息仍可期 助推股市
持币还是持股?近四成私募倾向于持股过节 你
万利富达:中国资本市场,比过去更具备慢牛的
谁是区块链概念股真龙头?游资私募讨论抢筹名
回调不改积极预期 私募研判A股或现结构性慢
“躺赚时代”或一去不返 公募调整科创板打新
A股出现开年跌,春季行情还会到来吗?|好买私
全球私募巨头清仓瑞幸咖啡 此前持股9.2% 去年底
云拿科技逆势斩获新一轮融资,继续深耕零售数
「农业银行基金」 诚盛投资完永东:挖掘低估
4家科创板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均选择“新款”规
「如何购买私募基金」 私募行业进入“13万亿
私募基金逆势加仓 国庆节前后投资机构风格变
量化私募试水科创板“T+0”
泰旸资产:投资精于思考,业绩成于坚守
李迅雷:“抱团松动”后时代的市场趋势
「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多头卷土重来 私募再度
徽商银行或将入股新包商银行 多家城商行意欲
新版私募备案明确界线 三项行为严格禁止
仁桥资产:结构性牛市走向何方?